厦门盈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模块、CPU处理器、机架电源端子,自动化
施耐德电气发布洞察报告:超九成lingjun企业制定数字化与双碳融合战略
发布时间:2025-01-19

11月6日,施耐德电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数字赋能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正当时——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3》(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对120家企业高管深入调研,解析了制造业转型的核心、绿色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运营中的重点问题。

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整体呈现三大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9月下旬全国新型工业化大会召开,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智能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通过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高水平的自动化生产,推动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转变。同时,新型工业化鼓励传统企业向绿色制造升级,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发布会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也表示:“制造业的竞争核心是制造能力的竞争,而制造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制造工厂。未来工厂建设的主流方向是绿色智能的融合,即绿色智能工厂,智能是手段,绿色是宗旨、核心。”

本次报告发现,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整体呈现三大趋势。首先,绿色智能工厂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特征,参与调研的企业获评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远超追赶企业的6%和20%,可见数字化、绿色化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将引领未来工厂的发展方向。

其次,在所有对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价值诉求中,“降本”和“减碳”位列前两位,分别获得66%和46%的被访企业认同。这意味着,企业增长模式逐步从高耗能、粗放型转向精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增长方式,更加关注内生式增长。

后,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工厂包括精益运营、绿色环保、全面感知、智能管控、以人为本、产业协同六大关键特征。其中,充分尊重员工体验及创造力的“以人为本”,和由数字化赋能的“产业协同”受到越来越多企业重视。

报告称,企业在绿色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战略挑战,56%的企业认为工厂建设总体规划设计不足,转型路径不清晰;二是运营挑战,难以确定合适的场景和切入点,以及前期建设投入高、回报期长等;三是技术挑战,在行业技术迭代快的情况下如何借力技术,以及业务与技术融合不强等;四是人才挑战,如何通过打造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工厂建设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解决员工意愿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打造端到端全价值链绿色智能工厂

针对以上挑战,施耐德电气结合企业和自身的经验与实践,在报告中提出以“1+4”框架打造端到端绿色智能工厂。遵循“价值创造”的理念,从“战略”“运营”“技术”“人才”四个层面实现绿色化和智能化融合。

首先,企业内部要就绿色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目标是“价值创造”形成共识,包括商业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战略层面,双线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工厂建设和优化的主流。调研发现,93%的企业已同时制定数字化及双碳战略,并开展了相应的建设活动。企业也更崇尚规划先行、先医后药,投入长时间的调研,进行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制定明确的落地指标。

在运营层面,单个场景只是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起点和阶段,但实现上下游的连通与协同,做到整体优是关键。未来的绿色智能工厂建设必须关注以客户为中心,拉通从营销、采购、研发、制造到服务等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转型,实现规模化效益。

在技术层面,绿色智能制造5T技术(信息技术、运营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能源技术)融合是支撑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5T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工厂运营各层级的技术应用不断丰富,可以满足新一代绿色智能工厂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人才方面,报告强调数字化的本质在于人的数字化。企业中开展数字化项目的企业比例高达93%,于追赶企业44个百分点。在组织内形成数字化的企业文化,打造数字化组织,定义和提升员工的数字化能力尤其重要。

报告指出,工厂的建设阶段可以分为三类:新建工厂需从新厂搭建驱动、精细生产管理、绿色智能制造逐步实现;改造工厂则特别关注转型升级的现有困境,通过各模块现状评估,制定专属的升级路径;工厂更强调对业务进一步精细化运营管理,挖掘新增长突破点,不断融合新兴技术,创新生产模式。

制造企业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构建企业持续生产的能力?报告称,答案是在建设绿色智能工厂的道路上快速奔跑。未来几年,相信“打造绿色智能工厂”必将成为所有具有雄心的制造企业追求的目标,而行动起来的企业会拥有先发优势。


展开全文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