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
全国服务热线18030129916
公司新闻
年轻人悄然转向制造业:就业新趋势折射产业新动向
发布时间: 2023-11-09 08:48 更新时间: 2025-01-19 13:30
观看年轻人悄然转向制造业:就业新趋势折射产业新动向视频

年轻人向哪里走,一直以来都被看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招聘机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持续提升。不少制造企业收到毕业生简历数量明显增加,一些先进制造业企业更是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年轻人为何从“逃离制造业”转为“投身制造业”?人才流动潮汐背后有哪些产业更迭与变化?

瞄准“高精尖”,制造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选择

10月25日,上海秋季大规模毕业生招聘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1325家招聘单位近半数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约2.5万名毕业生前来求职。在国资和“专精特新”专区,每家企业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主要奔着代表未来的朝阳行业、科创企业,比较有潜力,薪资待遇也不错。”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研三学生小袁投出多份简历,还现场完成了一家心仪企业首轮面试。

与全国一样,上海202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继续增加。压力之下,不少毕业生选择早动手、广开路,将眼光更多投向前沿行业和高科技领域。

猎聘大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2023届应届毕业生投递人数增长快的行业赛道中,智能制造、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大模型,同比分别 增 长 303.12%、297.27%、235.25%。

从投递行业的占比变化看,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分别从2021届的28.92%、12.86%下降为2023届的19.39%、7.85%。而机械制造从 2021届的 4.47%上升为2023届的9.14%,在15个行业中上升趋势明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博告诉记者,该校2023届毕业生中有1266人进 入 制 造 业 就 业 ,占 比 达26.64%,为历史高值。

产业“新风口”,打开就业新空间

部分年轻人“脱虚向实”,既有面对激烈就业竞争的转换和调整,更有对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前景的认同和期待。

“毕业生日趋青睐和就业意愿增强的,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集成电路、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的头部企业。在这些行业和企业中,相对于传统制造业,他们想去的是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管理、运维相关岗位。”猎聘副总裁把冉表示。

近两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在把冉看来,电气机械、汽车、电子及通信设备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韧性强的新产业崭露头角,不少年轻人从中看到了就业新选择、发展新空间。

企业西安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马福海介绍:“公司业绩持续较快增长,用人需求特别是工程师需求不断增加。2023届校园招聘超过9000人,占比较去年增长50%。”

催生就业新增长点的同时,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良好薪资待遇和职业前景,也让不少年轻人“心动”。

猎聘大数据显示,招聘人数多的10个新赛道中,有8个招聘2023届毕业生平均年薪超过了15万元;“含金量”高的智能制造、AIGC、AI大模型3个赛道,招聘毕业生平均年薪分别为33.02万元、30.36万元、27.99万元。

在我国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背景下,一些年轻人对制造业的印象也在改变。

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挖掘更多就业潜力

大学生的回流,无疑壮大了制造业人才队伍,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不过,不少企业反映,目前的人才供给仍不能满足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所需。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人才短缺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一些制造企业直言,现在来求职的大学生很多,但要从中招到想要的人才不容易。即便学的是相关,但知识结构和技术认知都与企业所需有差距,交叉复合型人才更是比较少。

“需要高水平的工程师,这一岗位我们曾经招聘半年都没遇到合适人才,各家都在抢。”吉利集团所属雷神动力智能微米工厂总监廖长青感慨地说。

东方汽轮机叶片分厂副厂长曾敬平也表示:“叶片生产线建成‘无人车间’后,仍需要少量技术运维人员。我们想要既掌握机械加工、数控等实操技能,又懂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的人才,这也是制造业转型中紧缺的人才。”

按照《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为强化职业指引、提高人才供给,2022年修订后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新增“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小类13个新职业。

“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qukuailian、集成电路等相关新职业,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李金生介绍。

各地也在加强人才供需双方对接。2023年以来,已有安徽、云南、湖南、贵州等多省份发布了制造业、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有利于人才流动,也将推动释放就业潜力。

多家高校也紧随产业发展新方向、新技术、新趋势,尝试深度推动产教融合,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把技能、认知“前置”,促进人才供需更加匹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更多年轻人成长为市场真正所需人才,“制造业招工难”和“青年就业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


联系方式

  • 电  话:0592-6372630
  • 销售经理:兰顺长
  • 手  机:18030129916
  • 微  信:18030129916